Wednesday, May 27, 2009

吉祥八宝

藏语"扎西达杰"就是八宝吉祥的意思。吉祥八宝是藏族绘画中最常见而又富于深刻内涵的一种组合式的绘画精品。大多以壁画的形式出现,也有少量雕塑。这八种吉祥物的标志与佛陀或佛法息息相关。从藏传佛教的角度讲,如此广泛的绘制八宝吉祥的图案,可以时刻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必须遵守的宗教信条,同时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吉祥八宝”贯串了佛教的基本教理和教义,为藏传佛教常用法器和装饰图案。佛教密宗绘制“曼陀罗”时则以“吉祥八宝”代表八大菩萨。

白海螺 佛经载,释迦牟尼说法时声震四方,如海螺之音。故今法会之际常吹鸣海螺。在西藏,以右旋白海螺最受尊崇,被视为名声远扬三千世界之象征,也即象征着达摩回荡不息的声音。


宝瓶 藏传佛教寺院中的瓶内装净水(甘露)和宝石,瓶中插有孔雀翎或如意树。即象征着吉祥、清净和财运,又象征着俱宝无漏、福智园满、永生不死。


宝伞 古印度时,贵族、皇室成员出行时,以伞蔽阳,后演化为仪仗器具,寓意为至上权威。佛教以伞象征遮蔽魔障,守护佛法。藏传佛教亦认为,宝伞象征着佛陀教诲的权威。


吉祥结 吉祥结较为原初的意义象征爱情和献身。按佛教的解释,吉祥结还象征着如若跟随佛陀,就有能力从生存的海洋中打捞起智慧珍珠和觉悟珍宝。


金轮 古印度时,轮是一种杀伤力强大的武器。后为佛教借用,象征佛法象轮子一样旋转不停,永不停息。


金鱼 鱼行水中,畅通无碍。佛教以其喻示超越世间、自由豁达得解脱的修行者。藏传佛教中,常以雌雄一对金鱼象征解脱的境地,又象征着复苏、永生、再生等意。


莲花 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至清至纯。藏传佛教认为莲花象征着最终的目标,即修成正果。


胜利幢 为古印度时的一种军旗。佛教用幢寓意烦恼孽根得以解脱,觉悟得正果。藏传更用其比喻十一种烦恼对治力,即戒、定、慧、解脱、大悲、空无相无愿、方便、无我、悟缘起、离偏见、受佛之加持得自心自情清净。

烧香礼佛的正确方法

Extract fro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d8b710100047r.html

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每年春节及农历初一、十五等日期,广大群众有到寺院香礼佛、祈福求安的习惯。为使十方善信种植福田、广获法益、正善正行,以满所愿,故将烧香祈福的正确方法简要的介绍给大家,以祈共沾法益。

一、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是什么? 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场所,古称丛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宝殿上供奉的叫释迦牟尼佛,是古印度净饭王的太子,后出家修行,在菩提树下证道。成为大彻大悟的觉者,是佛教的创始人,被佛弟子尊为“世尊”、“本师”等。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

二、供养佛、菩薩一定要烧香吗?
供养佛、菩薩方法很多,通常用鲜花(表因)和水果(表果),如果条件不具备,仅供一杯清水(表清净平等)也行。通常用“香、花、灯、涂、果、乐”六供养,其中之一均可。

三、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第一、表示虔诚恭敬供养三宝,以此示范接引众生。
第二、表示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
第三、表示燃烧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门弟子无私奉献。
第四、表示点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喧、痴”意,佛并不嗜好世间大香贵香,但却喜欢佛弟子的戒、定真香。

四、烧香求财可以得到吗?
佛经上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关键要懂得其中道理,求财要如理如法去求。燃香成灰是表示无私的奉献,即佛门所说的“布施”。这启示我们:从生求财求福,先要舍财种福。财布施是因,得财富是果。舍是因,得是果,舍得不二。所以,一个人的福报是自己修来的,不是佛菩薩施舍给你的。佛门常讲:“命由己造,福由己求。”

五、有人一定要烧香怎么办?
寺院是公共活动场所,一般会限制烧大香,加上节假日人流量多,烧大香稍为不慎就会灼伤他人,浓烟滚滚,不利环保,也易引起火患,如此,求福不成,反造无边罪业。一定要烧大香的信众,可将大香交给寺院管理人员,同意安排焚烧,焚烧时,寺院里的法师也会为你们祈祷。

六、烧香礼佛应当许什么样的愿?
烧香礼佛时应当心地清净,果能一尘不染,获福无边。若要许愿,当放弃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念头,发利益社会、利益众生之大心愿,则功德无量。佛经上讲“礼佛一拜,灭罪河沙;念佛一声,福增无量”是也。

七、礼拜佛菩薩,上几支香为宜?
上三支香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这是最圆满且文明的烧香供养。上香不在多少,贵在心诚,所谓“烧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诚心”。

八、寺院里供的佛菩薩很多,给每个佛、菩薩都要烧三支香吗?
一般在大雄宝殿前上三支香就行了,其他各殿合掌礼拜,效果是一样的。当然,也可以按照寺院的规定,根据寺院香炉分布的情况自行决定,但每个香炉中不超过三支香为宜。

九、把点燃的香拿在手上拜佛正确吗?
不正确。把香点燃后应插在香炉中间,第一支香插在中间,心中默念:供养佛,觉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边,心中默念:供养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边,心中默念:供养僧,净而不染。上完香后,应对佛像,肃立合掌,恭敬礼佛。现在有人将一把香点燃以后拿在手上拜佛,既可能引起火患,烧伤他人或自己,也容易烧坏拜垫和器物,更造成浓烟滚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实在是不文明不如法。

十、什么方法供养佛菩薩功德最大?
佛经上说:“一切供养中,法供养第一。”所谓法供养就是佛经上的教导,如理如法受持诵读,自行化他,为人演说。即在日常生活和待人处世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供花的利益与功德

Extract fro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d8b71010007pa.html

在佛前以虔诚的心奉上新鲜花束,有许多功德:

1.能使人变得如花朵般的美丽、令人欢喜,吸引众人目光,人缘 极佳,对你过目不忘。
2.能使人嗅觉正常。不会有鼻腔的毛病而无法发挥正常嗅觉功能。
3.能使人身体不会有恶臭,闻起来气味香甜,令你全然的纯净。
4.能使人的道德声名远播,如花香气四溢,传遍各方。
5.能使人在世界、人群中成为领导者。
6.能使人成就至善至美的事物。
7.能使人获得很大的财富。
8.能使人出生在较好的来世。
9.能使人很快地完成忏罪的功课,并成就解脱,圆成证悟。

1.供花之前应该要有正确的发心:我们生命的目的是,促使其它众生及自己造下究竟的安乐因,灭除整个轮回苦以及负面的能量,促使众生成就空性,获得究竟、无上恒常的安乐,让他们安住在美好幸福的状态。为了利益如母有情的缘故,我们要迅速证得圆满的佛果位,而且慈悲舍喜于众生,并将供花的功德献给上师、三宝。

2.这样的练习包括:教导我们如何进行、供养的对象、与教导我们在何种情况之下去供花。最重要的是思考全然的怜悯慈悲、智慧的意义、与帮助他人解脱的美好能力。

3.供花时让我们有机会去思考:在我们人生中最美的事情是什么?如何做才能对我们真正有价值、有帮助?

4.供花的练习对内心清净极为有用。它能净除我们所有负面的业力与习气,帮助我们克服情绪化的想法,渐渐释放得以自由。

5.藉由练习供花与了解供花的意义,我们的心就会充满慈悲、安忍与快乐的想法,对众生也会充满仁慈、温柔、包容、忍耐,使我们了解并且放弃轮回的过患,而想解脱自由,成就空性。

6.并且能够利用生命的各种对境,去激励并唤醒我们昏沈的心念,从幻觉当中见到真实,了解生命的本质是坏苦,业的轮回。

《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一中说:“但以一华散虚空中念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中也说:“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
《杂宝藏经》卷五则谓天女以华奉迦叶佛塔,依其功德生天上得金色身。

藏传点灯的功德及利益

http://www.fjdh.com/Article/HTML/Article_20060920152349.html
藏传点灯的功德及利益
作者:海涛法师辑 文章来源:摘自海涛法师辑《点灯功德》 点击数:
2006 更新时间:2006-9-20
   
藏语“囊萨”,“囊”是指眼睛所能见到的事物,“萨”是说即便服前有阻隔之物仍可清楚地见(如墙壁后的东西不受墙壁阻挡而清楚看见),“囊萨”的意思是无论有无黑暗、屏障皆可清楚明白的看见,如同明灯照亮一般。

为什么要点灯呢?众生从现世至成佛的这段时间,皆被五毒(贪、嗔、痴、慢、疑)所覆盖,无法明心见性,以至轮回生死,永无出期,在临终往生之时身体出现四大(地、水、火、风)变化,五毒将会把亡者带往三恶道。

贪心之人则会见到许多不好的情境(如刀山、饿(恶)鬼、野兽等……),那么点灯的功德会让亡者远离恶业而转往净土。

嗔心重的人会去到地狱中承受刀山、油锅之刑罚,因为生前点灯的功德而不受这些刑罚之苦。
如愚痴之人,身体会往下沉沦,一片黑暗,此时眼前便如同手电筒照亮道路般地清楚,远离危险不会堕落。

骄慢之人会听到野兽般的怒吼或是鬼怪邪魔之声而生气堕落,点灯的力量便会保护亡者无法听到这些不善之音。
  
疑心之人往生时会遭受到兵器伤害(如刀、剑、长矛等……),但是却看不到这些利器在何处,这时生前点灯的功德利益会使亡者身在光明之中,避开这些兵刃的种种加害。

这些五毒的伤害,往生时,因为生前点灯的功德力量,将会保护着亡者而破除种种伤害,离开恶道。
佛教菩萨乘十地必须从一地至十地渐渐进修而到达十一地(等觉),却因为点灯的功德而不须经过这些阶段,直接便可达到十一地,为什么呢?这是由于点灯的原故。在我们身体的前方有男众菩萨带领,左右方有女众菩萨扶持,男、女相忿怒本尊列在身后推动,以便能快速到达十一地;西藏人说:十地菩萨尚会有退转之时,却因为点灯功德而永不退转直至成佛。

点灯祈愿者必须观想灯火如须弥山般的高,灯身如大海般无边,更须观想回向给受苦的众生(身体残缺者、眼睛失明者、身心痛苦者、贫穷饥寒者……)远离痛苦烦恼,恢复健康、财富无缺、智慧增长,而不是观想给佛、菩萨。

大圆满的教法中说道:点灯的功德力量和我们众生的心光是相等无差别的,如果不明白点灯的意义,是无法了解大圆满的教法,我们必须使内心如同点灯功德般的清净明亮和广大无边。

◎点灯的利益有两种:
一、由世间的利益可得真智慧,远离修行上的障碍,去除五毒恶业的牵引,断除轮回。
二、世间的福报:身体健康,相貌庄严,眼晴明亮,众人喜爱,不受人欺,心想如愿,财富具足。
  
◎藏传佛教记载点灯功德:
1、肉眼清净。  2、获得天眼。    3、离于三毒。 4、得诸善法。  5、聪明智慧。    6、远杂愚痴。     7、不堕黑暗三途。 8、尊贵自在。  9、往生诸天。  10、速证涅槃。     11、照世明灯。   12、随所生处,肉眼不坏。   13、除灭大暗。 14、得智慧名。     15、见大福报。   16、流转世间,常不在黑暗之中。

珍贵的大宝法王黑药丸



噶玛噶举教派神秘的“黑药丸”(2008-04-20 08:31:57)

Extract fro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d8b71010006k7.html


分类:佛教常识

黑药丸是大宝法王很重要的一项佛行事业。藏传佛教的各教系,都有甘露丸、长寿丸、修各本尊法时制做的加持丸,而噶玛噶举传承中最珍贵的就是黑药丸。珍贵的黑药丸黑药丸是佛教金刚乘中最珍贵的圣乐,可以说是相当有福报者才可获得。黑药丸的珍贵材料

制作黑药丸是大宝法王从最好的喇嘛中挑选几位来,共同以糙粑和一种烤大麦的面粉再加上释迦牟尼佛 ( 第四位佛陀 ) 、迦叶佛 ( 第三位佛陀 ) 、第一世大宝法王杜松虔巴、第七世大宝法王邱札嘉措以及若干印度及西藏大成就者之舍利,还有又加上一种名为「阿鲁」的药草,还有些珍贵药材与稀世珍宝;最特别的还有一碗狮子的乳汁;与密勒日巴为马尔巴建造房子时所用的斧头一起在水中熬煮而制成,再加上制做时数百万的持咒与净化。

这一碗狮子的乳汁相传是噶玛巴用神通变现出一只狮子取乳汁,狮子死后皮就收藏在噶玛巴西所铸造放置在西藏楚布寺中的大释迦佛像中;乳汁舀了一些起来作药后,会自己再增生出来,永远不会干掉。当中共军队破坏这一尊大佛时,传说中藏在大佛中的佛舍利子、阿难尊者的钵、狮子皮等传说中的圣物都被找出来。

据知在制造黑药丸的那一天,喇嘛们要很细心地洗净他们的脸、身体及手。在佛坛中,在许多供品中央供奉第八世大宝法王密觉多杰的圣像,这一尊像是密觉多杰自己用七种宝石制成,其主要者为大理石。不用任何工具,密觉多杰将其奇迹般地制成他本身之完全复制品,并宣布此像即是他的代表。喇嘛们坐在石像之前念诵噶举传承启请文,再由这些最有成就的喇嘛们使自己的身口意与上师之身口意合而为一。密觉多杰的托钵也放在石像而干净的布上。启请文诵毕之后,由喇嘛们之首席将面球分给每位喇嘛。然后再继续不断诵「噶玛巴千诺」,祈求大宝法王之加持,也一面将上述之圣物经由大宝法王的指示共同制成黑药丸。

药丸做完之后,放在一个大钵中。因为药丸很小,可能只填满钵的一半容量程度。接着此钵即以第八世大宝法王之法衣盖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是,若以世俗来推理这些黑药丸的数量,是不可能再增加的,甚至是会因晚上的气候,干燥而变得更缩小些,但是仰仗法王之无比加持力,事实上却发现这钵内的黑药丸不但没有减少,反而由于数量增加而溢出钵外的干净布上。因此可想而知,要得到一颗黑药丸是多么有福报的人才可获得。

黑药丸功德与利益方式 : 首先一定要虔诚地了解,必需要对噶玛巴法王以及上师,三宝升起无比的恭敬心与信心,而且要对一切众生都升起无量之菩提心,并虔诚地发愿将此功德回向遍及法界,您才会得到法王与三宝之加持,而得以解脱。

<1> 黑药丸有神奇的加持力,若将黑药丸置于小舍利塔内或装脏开光佛身内,或放在随身佩带的噶乌内,有保护及加持的作用。

<2> 黑药丸可装于宝盒「噶乌」配带于身上,防一切意外及灾难发生。

<3> 黑药丸可口服。任何人有病无病均可口服,尤其是严重疾病或临命终或心理障碍时投服会亲身体会到加持力,非常殊胜。而且黑药丸可以给任何动物口服 ( 当他们有困难或快要临命终时,可将此药丸吞服,或溶于水中而服用。 ) 甚至一粒黑药丸放入河水、湖水或海水中将会利益水中的动物。

黑药丸对生病或生产时的加持力很强;从前在西藏有一个游牧家庭生小孩的时候难产又找不到医生,结果吃了一颗黑药丸小孩就顺利出生,黑药丸就在小孩头顶,由此所知大宝法王黑药丸的加持力。

<4> 黑药丸可溶于水而外擦疼痛部位, ( 建议您,要外擦时为了珍惜使用或防止滴落地上,您可拿家中的眼药水瓶子,新的旧的都可以,先将眼药水倒掉,主要是要取得眼药水的瓶子并冲洗干静,目的是将黑药丸放入瓶内再加上冷开水,每天即可省省地珍贵擦用,甚至也可以滴入口中服用。当瓶子的水用完一半时,可随时再填满,此黑药丸加持水亦将不断加持您。 )

当然最重要的是您只要曾经口服过的人,亦可观想此黑药丸之加持力时在体内时常加持着您,您同样会获得永久之加持。

<5> 若是您给了没有信仰或是没有信心的人投服时,您可代为纤悔并虔诚地向噶玛巴法王祈请慈悲加护他。对方会即刻与长久获得加持而得解脱,而您同样也会获得三宝护佑而福慧增长。

<6> 有大加持力;病人临命终时吃下一颗黑药丸可以消业障,增福报,至少不堕恶道,病人若对噶玛巴有大信心甚至可以直升西方极乐世界。( 文章综合至正法眼内容,创古中心资料与昆桑仁波切及竹奔仁波切开示 )

黄财神 Zambala

黄财神

黄财神即黄布禄金刚,藏名为:"藏巴拉·些玻"。财源广黄财神为五姓财神之一,主司财富,能使一切众生脱于贫困,财源广进。当初释迦牟尼佛于灵鹫山宣传说大般若经时,诸魔鬼神等皆前来障碍,令高山崩塌,大众惊恐,此时黄财神就现身庇护,后来世尊嘱咐黄财神,当于未来世助益一切贫困众生,为大护法。

本尊形象为肚大身小,双手有力,肤色金黄,右手持摩尼宝珠,左手轻抓口吐珠宝的吐宝鼠。头戴五佛宝冠,身着天衣,蓝色莲花及珠宝璎珞作严饰。胸前挂乌巴拉念珠,以如意坐左脚曲,右脚轻踩海螺宝,安坐于莲花月轮上。

诚心持诵黄财神心咒,可获其庇佑能财源广进,免除穷困,以及一切经济窘困。如果能发生无上菩提心,发愿救度一切众生于贫困,则福德更不可限量。

结缘五路財神 (Zambala) 甘露

西藏寺庙 五路財神 (Zambala) 甘露





西藏寺庙 五路財神甘露效用
能改進及增加財運
作煙供福物,虛空眾生天龍八部獲得解脫之因
這五路財神甘露泡在海洋大湖中,水中眾生魚類龍族得以出離三惡道

***五路財神 (Zambala) 加持甘露可供養於家中佛或神台***
有意供请人士請來電93638397
Please sms, call 93638397 or mail lamyuanfatt@hotmail.com
结缘价 S$168

Tuesday, May 26, 2009

结缘金剛舍利 直径 17mm (Diameter 17mm)

金剛舍利 直径 17mm



金剛舍利石產自泰國甸緬邊區龍宮洞〈一群苦行高僧修行之山洞〉,密度極高,非常耐撞擊。
目前金剛舍利石被泰國當成國寶石,嚴禁出口,舍利是由石心也叫石卵所作而成 它可吸取身上的濁氣(酸毒)
龍宮舍利 是與 金剛舍利 相互間之黏壁生成,俱玉質之溫潤與剔透性,具有相當大的靈氣與磁場
目前已禁止開採,產於緬甸邊區龍宮洞,據說古時有一群苦行僧修行於洞中,圓寂坐化後高僧全身金剛法體舍利之罡氣與天地間之靈氣凝結於洞中靈石,長時間演化,靈石長出一粒粒舍利子為有生命與靈氣之靈石,稱為金剛舍利及龍宮舍利泰國政府列為國寶,舍利具相當大之靈氣與磁場非常不可思議.
舍利的作用,若持有舍利者:可逢凶化吉,避災解難;受天人護法和其他眾生的護持、尊敬,避免非人、魔障干擾﹔重業輕報

*金剛舍利可供奉於家中佛或神台
有意供请人士請來電93638397
Please sms, call 93638397 or mail
lamyuanfatt@hotmail.com

甘露法藥、甘露丸,使用方法及功德:

甘露法藥:

可供養於壇城中,或將甘露裝臟於佛像、舍利塔之中供養禮拜,對於人、非人及諸魔障礙干擾侵害皆能滅除

布施於火供中,上供十方諸佛菩薩、護法海會及一切聖眾,或利用在下施煙供中布施於無量六道苦眾。或行悲心救贖生物活命放生時,布施於水族等各類眾生灑淨,或投入河湖大海中與無量眾生結緣。

平時亦可將加持甘露法藥丸置入隨身配帶嘎屋舍利盒中,必獲諸佛菩薩本尊聖眾的隨身大力加持護佑。

甘露功德

有諸佛加持,帶在身上可抵抗魔祟侵犯
寶瓶佛像舍利塔用甘露裝臟,毋需開光
念經持咒有加倍的功德
以甘露作煙供福物,虛空眾生天龍八部獲得解脫之因
以甘露泡在海洋大湖中,水中眾生魚類龍族得以出離三惡道
甘露修法相當於閉關三年功德

甘露法药簡易

Some information from http://baike.baidu.com/view/188121.htm


佛教用语,(梵文 amrita ;藏文 bDud-rtsi)。

在搅拌大海生是重新获得神的甘露。梵文“amrita”一词有“长生”或“不死”之意,藏文的对应词“ bDud-rtsi”意为“琼浆玉液”(rTsi),可以战胜恶魔或死魔。在藏族艺术中,甘露在传统上被画成正在旋转的蓝色滴液。
例句
“为大众说甘露浄法。” ——《法华经·药草喻品》
“甘露为谁演,得一标道心。” ——南朝梁·沉约《和王卫军解讲》
“既参甘露旨,方欲书缙绅。”——南朝梁·萧统《东斋听讲》诗
释义四:甘露为植物的俗称,如六必居酱园的传统酱菜产品之一便称为“高酱甘露”,可参见具体词条。甘露 Amrta (藏文dut tsi) : 一种加持物,能帮助心理及生理疾病的复元

Monday, May 25, 2009

Information From : http://baike.baidu.com/view/153.htm#1

舍利子

释迦牟尼佛七彩脑舍利
目录
什么是舍利子
有关舍利的种类
意义非常 揭开舍利神秘面纱
为什么留舍利
舍利子是胆结石吗


释迦牟尼佛七彩脑舍利

[编辑本段]什么是舍利子  舍利是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2500年前释迦牟尼涅盘,弟子们在火化他的遗体时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肩胛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佛祖的这些遗留物被信众视为圣物,争相供奉。
  舍利子印度语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是一个人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不过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头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有成莲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萨状;它的颜色有白、黑、绿、红的,也有各种颜色;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玛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光明照人,就像钻石一般。
  经上说,舍利子是一个人透过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愿力,所得来的,它十分稀有、宝贵。像佛陀涅盘后,所烧出的舍利就有一石六斗之多,在当时有八个国王争分佛陀舍利,每人各得一份舍利,他们将佛的舍利带回自己的国家,且兴建宝塔,以让百姓瞻仰、礼拜。另外,修行有成就的高僧及在家信徒,往生后也都能得到舍利。如中国的六祖惠能,近代的弘一、印光、太虚、章嘉等大师们,他们都留下相当数量的舍利。
  释迦牟尼佛金色血舍利据有关佛教文献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去世火化后,信徒们在他的骨灰中发现了许许多多晶亮透明、五光十色、坚硬如钢的圆形硬物,这就是舍利,俗称舍利子,历来被视为佛门珍宝。
  舍利,据观察,是一种骨质结晶物,其物质组成结构不详。据说,只有得道高僧圆寂火化后才能出现。舍利现象本十分罕见。但近年来,舍利现象屡有出现,成为当代佛教界的一个奇闻。
  1990年12月。新加坡华人高僧宏船法师圆寂,火化后,人们在他的骨灰中捡到480颗彩色的、类似水晶体的硬物,有些还闪烁着钻石般的光亮。据辨认。与佛门珍宝舍利子毫无二致。
  高僧们火化后形成的舍利子大小不一,色泽各异,1993年5月7日晚,我国东北沈阳唯一藏传佛教喇嘛教实胜寺的79岁大经师召乌力吉高僧(蒙族),感觉身体不适,想回原籍辽宁阜新一趟,不料,寺里派人刚送他到沈阳火车站,他便悄然圆寂。高僧的遗体是送到沈阳文官屯殡仪馆火化的。火化后,在他的骨灰中发现红、绿、黄、黑、白等多色珍贵结晶体数十枚,大的如黄豆,小的似米粒,经佛教专家鉴别.认为是高僧圆寂留下的珍贵舍利。
  据说,有些高僧留下的舍利子多达万颗。1991年3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五台山佛教协会副会长通显法师圆寂火化后,得五色舍利子一万一千颗,堪称古今之冠,世界之最。
  一些高僧留下的舍利子竟大如鸡卵。1989年9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西洗石庵住持、93岁高龄的宽能法师圆寂,火化后得到了3颗碧绿色、晶莹透明的舍利子,每颗直径3-4厘米,好像绿宝石一般。
  
佛陀血舍利
释迦牟尼佛金色血舍利

释迦牟尼佛金色血舍利尤令人称奇的是高僧圆寂后心脏火焚不化,最后竟也化成坚固的舍利子。1994年93岁的圆照法师在陕西省长安县喂子坪乡观音山法华寺修行。进入6月份以来,就水米不进。6月12日,神色突然异常兴奋、激动,晚上9点多时,她对前来探望的寺内众弟子演讲了一通佛法后,说了一句“我将心留给众生”,便再无声息;众人看时,已合眼闭目,盘腿打坐,悄然圆寂。四天之后,弟子们按照佛教教规,在寺内一大青石板上架起木柴,将法师焚化,大火烧了整整一天,法师法体形成百多颗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舍利子和舍利花。舍利花颜色雪白,镶嵌着米粒大小的呈红、黄、蓝、褐色的结晶体。尤为神奇的是,法师心脏久焚不化,成为一个呈黑褐色的巨大舍利子。火化结束时,心脏尚软,之后逐渐变硬,当时在场的百余名弟子们均亲眼目睹。据称,圆照法师性情静、平和,心地善良,但饭量极小.每餐只吃一二两。法师的俗家弟子、长安县气功协会会长王绪文介绍,法华寺曾派人携舍利子到省佛教协会,经余元大师鉴别,确认是罕见的舍利子。后来,当地人为了永久存放,又筹措资金专修了一座舍利塔
  关于舍利子的形成,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些学者提出,由于佛门僧人长期都是素食,摄入了大量的纤维素和矿物质,经过人体的新陈代谢,极易形成大量的磷酸盐、碳酸盐等,最终以结晶体的形式沉积于体内而形成。然而这种解释并不完全令人信服。世界上素食主义者成千上万,为何并无舍利子出现?佛门弟子不计其数,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有舍利子呢?一些学者认为,舍利子可能是一种病理现象,类似胆结石、肾结石之类。这种解释也难自圆其说,不少患结石症的病人,死后火化,无一例有舍利子存在,况且出舍利子的高僧生前几乎都是身体健康、安详自在的长寿老人。
  还有,如:舍利为何有大有小?有多有少?舍利为何色泽不一,五光十色?更让人百思不解的是心脏久焚不化,由软变硬,成为一个巨大的舍利子。这在佛教史上也前所未闻。
[编辑本段]有关舍利的种类  

佛陀血舍利佛陀血舍利(1)全身舍利与碎身舍利,前者指埋葬的全身遗体,后者指火葬的遗骨。此说出自《菩萨处胎经》卷三〈常无常品〉。或谓将遗骨全部纳于一塔者,称为全身舍利;反之将遗骨分置多处者,称为碎身舍利(一称分身舍利)。
  (2)身骨(生身)舍利与法颂(法身)舍利二种。《浴佛功德经》以佛之遗骨为身骨舍利,称佛所遗之教法为法颂舍利。此种舍利显示佛灭度后,佛所说教法与戒律之永住于世,可为众生之依止,故相对于身骨舍利而称之为法颂舍利,或略称为法舍利。
  (3)骨舍利、发舍利、肉舍利三种。《法苑珠林》卷四十谓骨舍利为白色,发舍利为黑色,肉舍利是赤色。
  后世所谓的舍利,为小豆大之粒状,其质坚实,稍有光泽,多被安置于小塔而受供养。一般相信佛之遗体火化之后,悉成小粒状,而且质坚,锥打不碎。然如系佛弟子的舍利,则锥击便破。不过,近世在印度发现的八分佛舍利之一,则如通常人骨被火烧后之状,既非粒状,亦不坚实。古来亦流传佛之顶骨、牙骨、指骨等物普受信徒礼拜。由此可知,除粒状舍利外,亦有其他佛遗骨流传。又,安置佛舍利的宝塔,称为舍利塔,亦称舍利浮图。安置佛舍利之瓶,称为舍利瓶。供养佛舍利的法会,则称舍利会。
  依《长阿含经》卷四〈游行经〉所述,释尊于拘尸城双树间般涅盘后,佛舍利八分。由八个国家各自起塔供养。另据《阿育王传》卷一载,佛灭度百年后,阿育王搜集佛遗存的舍利,建造八万四千宝塔供养之。
  佛教徒对于佛之舍利,存有难逢难遇之想,故愿意恭敬供养。且往往信仰舍利所在,即如法身所在。因此供养舍利,即如同礼拜佛成道的菩提树、金刚宝座、佛经行之足迹等事之意趣,欲结下值佛闻法之因缘而速成菩提。《金光明经》卷四〈舍身品〉云(大正16·354a)︰‘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大智度论》卷五十九谓(大正25·480a)︰‘供养佛舍利,乃至如芥子许,其福报无边。’
  除上文所载之阿育王集佛舍利盛于八万四千宝箧,建立八万四千塔之外,其他各地亦有供养舍利的情形。如《高僧法显传》师子国(锡兰)条载,该国王城中有佛齿精舍。《大唐西域记》卷十一僧伽婆罗国(锡兰)条说,王宫之侧有佛牙精舍。《高僧法显传》载,那竭国界醯罗城中有佛顶骨精舍。《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玄照条载,玄照曾至迦毕试国礼拜如来之顶骨。《大唐西域记》卷十二载,玄奘回国时请得如来之肉舍利一百五十粒携回。《宋高僧传》卷一载,义净归朝时携回舍利三百粒。


佛陀骨舍利
释迦牟尼佛七彩脑舍利

佛陀真身血舍利

释迦牟尼佛透明脑舍利
  

释迦牟尼佛透明脑舍利关于佛舍利之灵验事迹,古来即有流传,而且由于至诚心而感得佛舍利的记载亦屡有所见。依《高僧传》卷一〈康僧会传〉所述,吴主孙权原不信佛教,尝召康僧会问佛教灵验之事,僧会乃请期三七日,感得舍利,五色光炎照耀,孙权令力士以砧■击之,砧■俱陷而舍利无损,孙权乃大为叹服。关于此等事例,《三宝感通录》、《广弘明集》与《法苑珠林》等书皆有记载。
  唐朝,长安城外法门寺(原称阿育王寺)所供奉的佛舍利,颇得朝野之尊信。宪宗元和十四年(819),韩愈上‘谏迎佛骨表’,谓不可将夷狄之人(佛)之枯骨奉入宫禁,宜付诸水火而根绝之云云。帝见表大怒而贬之为潮州刺史,且命张仲素撰佛骨碑。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令陈留再建八关寺灵感塔,安奉佛指舍利,帝自制发愿文奉迎之。其后,对舍利之崇敬依旧盛行。
  此外,记述荼毗高僧而获舍利者亦为数不少。《宋高僧传》卷七〈希圆传〉载,希圆寂后,荼毗其遗体,得舍利七百余粒;同传卷七〈玄约传〉述及收得玄约之舍利数百粒。
[编辑本段]意义非常 揭开舍利神秘面纱  一、入灭舍利:
  涅磐荼毗云:"佛化即尽,而现灭度,在拘尸那城,力士生地,跋提河边,双林树下,北首面西,枕眩叠足"。(北首以北胜故,北方法久久不灭;面西卧,为欲灭除骄慢恃力念故)菩萨处胎经云:"佛灭度后,有舍利八槲四斗。"八国王各严四兵来争,乃至天龙八部皆与夺心。时有智臣告曰:"诸王若争,须有胜负。如来舍利不成利益。我当分为三分:一分奉诸天,一分与龙神,一分分八国"。由是众心悦随;各将金坛盛贮,迎归本国建塔供养。经一百年,有铁轮王名阿恕迦,华言无忧,堪称阿育,是阿奢世王之孙也。发五天诸塔,并取龙宫会利,使鬼王碎七宝末,一夜造成八万四千所。塔既成就,有罗汉名耶会,舒五指轮,放光八万四千道,令羽飞鬼备随一光尽处,安置一塔。南瞻部洲界内,今华夏天下,分得一十九所。法门寺为五也。又舍利者,具足云:设利罗,此云身界或云大都,此云体为佛身体,无量功德所熏修故,舍身受身,非一非二,今当为汝说一形法。非安稳故,为诸人天乐着色身,示无常力不可转故,十方诸佛不入涅磐。除为调伏众生,示观灭度。息用名灭,非断灭也。
  

佛陀真身血舍利二、舍利分哪些种类:
  佛陀真身血舍利舍利是梵文,意为骨身,或灵骨,或谓坚固子。在佛教中,舍利通常指佛陀,高僧圆寂后遗留下来的身骨,头发或遗体,火化时结成的结晶体,它作为佛教的圣物而受到尊崇。舍利有身骨舍利和法身舍利之两种。佛的遗骨叫作身骨舍利,法门寺佛指舍利,是迄今世界唯一仅存的佛指舍利。佛经叫作法身舍利,表示佛的教法不灭。舍利有全身舍利、碎身舍利之分。舍利为释迦圆寂荼毗后,当时印度境内有八国国王分得了佛陀的舍利,并建塔供养。一百六十年之后,统一印度的阿育王,又将舍利分藏于众多的佛塔内分布各地。广东南华寺保存完好的六祖慧能禅师的真身,称为全身舍利。
  复有生身舍利和感生舍利之别。拜佛见舍利,眉间取舍利,雕佛锈像得舍利,花端剃发得舍利等等,这种舍利非有关生理现象,亦非任何药品凝结或人工制造。而是长期修炼戒定慧,持诚心感得,称为感生合利。生身舍利即佛陀和祖师们的全身舍利和碎身合利。
  舍利的颜色常见的有三种,白色的是骨舍利;黑色的是发舍利;赤色的是肉舍利。唯佛舍利有五色,神通变化不为一切物所坏故。
[编辑本段]为什么留舍利  释迦牟尼佛七彩脑舍利一切佛始发心,皆有四类:一云未度令度;而众生界未尽,我愿亦未尽。故于真如界中大悲心内,现起化身,广度众生。虽示灭度,而留舍利,流布世间,令瞻奉供养,发心生善。故云愿力故犹在。悲心尚熏也。如《涅 经》云:"以胜金刚定,自碎金刚身,不舍于大悲,舍利犹分布"。有大安二年(公元1210年)僧师伟<赞法门寺舍利>诗:
  

释迦牟尼佛七彩脑舍利寺名曾富布金田,塔宇从来梵夹传。
  可笑异宗闲斗嘴,比乎吾道不同肩。
  世人朽骨理黄壤,惟佛浮屠倚碧天。
  谷囊山炉煅勿坏,铁锤霜斧击尤坚。
  三千界内真无等,十九名中最有缘。
  百代王孙争供养,六朝天子递修鲜。
  倘能倒膝罪随缺,或小低头果渐圆。
  三级风檐压鲁地,九盘轮相壮秦川。
  经书谈我释迦外,今古烦君说圣贤。
  什么人有舍利?
  佛陀、菩萨、罗汉、成道高增均有舍利。若是佛舍利,锤打不碎,若是弟子舍利,撞击便破。
  宋仁宗御制《舍利赞》云:
  三王掩质者归土,五帝潜形已化尘。
  夫子圣中夸是至,老君世上亦言真。
  埋躯只见空遗冢,何处将身示后人。
  惟有吾师金骨在,曾经百炼色长新。
[编辑本段]舍利子是胆结石吗  

佛陀骨舍利舍利子是由修戒定慧之功德结晶而成的。事实是只在佛教徒中见到,而从未在什么胆结石病人身上见到。
  它的各种神奇现象都表明不可能是结石:
  学医的应该明白结石的外观以及物理性能。结实主要成分是钙质或金属盐沉积,形态和水垢相似,也易碎(所以可以用超声破碎石),这些东西在高温下都会变成粉末状的的氧化物。
  大德的舌,心,等没有骨质的软组织也可火化不坏形成舍利子,连念佛鹦鹉的舌头也能成舍利。
  何况体内结石数量极少,否则会危及生命,但是大德有时候出现舍利子的数量非常惊人(数十到上万都有),而且色彩和形态各异。有那么多“烧不化结石”的人,能活吗?
  并不是常年吃斋和尚才会有。仅仅皈依一年的在家居士,往生焚化后也出现了五彩舍利子,而普通素食者,还有很多素食动物,他们有舍利吗?
  各种例子中,有的舍利纯净无暇,有的能凭空出现(天降舍利雨),有的会发光,有的能生长,有的大德能在骨头上显字,甚至肉身缩小或消失,这些更是无法用常理和现代科学来解释的。
  佛陀和高僧大德们留下舍利,能使我们怀恋企慕而生渴仰之心,信顺佛法。佛本来无生灭,之所以灭度而不久住于世,乃是一种方便示现,是为了避免众生升起依赖心,甚至升起厌烦懈怠的心。《法华经》云:“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憍恣,而怀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来以方便说,比丘当知,诸佛出世,难可值遇。”佛示现灭度后,留下舍利,让众生建塔供养,便是令众生供敬难遇之想,睹舍利而思见佛,乃至“一心欲见佛,不自惜身命”,由此而勇猛精进地修行。如果我们至诚恭敬供养佛的舍利,便会感应道交,感佛现身。这在古今,都不乏其事证。《法华经》上佛自言:“时我及众僧,俱出灵鹫山,我时语众生,常在此不灭,以方便力故,现有灭不灭”。并劝“汝等有智者,勿于此生疑,当断令永尽,佛语实不虚”。隋朝时,天台智者大师读《法华经》至“药王菩萨本事品”时,忽入定中,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